- 問
準媽媽到牙醫診所就醫時,需注意什麼呢?
首先,務必請讓牙醫師知道你懷孕情形,懷孕周數或最近寶寶的穩定度,一般而言把孕期大致分三部份。懷孕中期(第四到六個月),是懷孕最穩定的時期,如需要治療牙齒,可選在此時期,其他時期以口腔清潔或牙科緊急處理為主。懷孕初期(第一個月至第三個月)因為胚胎可能還沒有很穩定;懷孕後期(第七個月至生產)腹圍以相當可觀,腹部的壓力容易壓迫下腔靜脈。所以,在懷孕期間若有牙痛的問題,盡快尋求牙醫師的專業協助。
- 問
俗話說:「生一個孩子,壞一顆牙」為什麼懷孕期特別容易發生牙齦腫脹,或刷牙流血的情況?
上述情況臨床上稱為「懷孕期牙齦炎」,原因是懷孕婦女大量分泌的女性荷爾蒙剛好可當作某些牙周病致病菌的養分來源,所以導致牙周病惡化;另外女性荷爾蒙也會使微血管充血,並降低其對發炎的抵抗;這時候若本身口腔環境不良,就更容易造成感染發炎,而有牙齦腫脹、刷牙出血的情況。另外懷孕期間,飲食習慣改變,開始嗜吃酸、甜、零食或其他澱粉食品。另外,有些準媽媽有孕嘔、孕吐的情形,吐出的酸性食物會腐蝕牙齒,若準媽媽對口腔衛生疏忽、牙菌斑堆積,這些都容易導致蛀牙。
- 問
關於懷孕婦女的鈣質因為提供胎兒生長發育,而特別容易流失,影響牙齒狀況的說法,正確嗎?
成人口腔中的恆齒,發育完成後就以相當穩定的結構存在,牙齒的鈣質部會在孕期中流失。有些人認為,孕期中的婦女牙齒脫鈣來提供肚子裡寶寶的生長,而有產後壞牙的情況,這是個錯誤的觀念。正常生理狀況下,嬰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鈣質等養分,主要由母親的血液中供應,即使在嚴重的營養缺乏下,也會僅從母體骨骼中分解。所以產後壞牙通常都是產婦在懷孕期間及坐月子期間,沒有做好口腔保健造成的後遺症,在這裡也建議準媽媽們,懷孕期間,適量的鈣質補充及攝取,對於自己或寶寶的骨骼生長發育,是很有幫助的。
- 問
準媽媽們該如何改善或防範口腔問題呢?
如果孕婦能在計畫準備懷孕前,先進行口腔的檢查及完成所有治療,就可以避免在懷孕期間突然痛起來。若在計畫外懷孕,除了要看婦產科醫師,也請儘早請牙醫協助進行口腔檢查,把該處裡的口腔問題趁早解決。
- 問
孕期中,是否適合進行拔牙手術?術後用藥是否會影響胎兒健康?
牙醫師對於懷孕期內的治療大致上會以緊急治療為主。牙科用的X光攝影,劑量相當微小,加上有穿鉛衣隔離,相當於每天在太陽下曬兩小時;另外,牙科使用的局部麻醉藥,對母體和胎兒亦無特別的副作用;至於拔牙後用藥如抗生素或止痛藥對胎兒大多是安全的。但是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風險與糾紛,一般孕婦除非必要,不然還是不會進行拔牙或其他進階的治療。